400-663-3380
在珠江河畔的教育沃土上,廣州為明高中部組建了61人的精銳教學團隊。這支隊伍中既有深耕教壇的特級教師,也不乏具備清北教學經驗的學科專家。其中15位高級教師與18位碩士學歷教師形成黃金配比,配合8位國家級骨干教師與4位教育委員會專家,構建起多維度教學支持體系。
教學團隊定期接受北京顧問團指導,雷曉莉、李達榮等教育專家每季度駐校開展教學研討。這種"老中青"三代教師的傳承模式,既了教學經驗的延續性,又注入了前沿教育理念。近年來團隊中涌現出19位市級以上教學能手,8位教師擔任區教研中心組成員。
學校構建的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研究課程三級體系頗具特色。在完成國家必修課程基礎上,開發了包括學科競賽、學術論文寫作在內的12門校本選修課。研究性學習項目開展11年來,學生累計完成207項課題研究,其中38項獲得市區級科技創新獎項。
學校搭建的升學立交橋包含國內高考、國際課程、藝術特長三大通道。國內高考班實施分層走班制,近三年本科上線率保持98%以上。國際課程中心引進美國高中體系,畢業生可申請全球4000余所高校。藝術特長生通過專屬培養方案,歷年專業考試達。
培養方向 | 核心優勢 | 成果展示 |
學術卓越班 | 清北領銜 | 985錄取率35% |
國際課程班 | 美式課程體系 | TOP50錄取率62% |
學校通過四季主題活動和32個學生社團構建德育網絡。科技節、戲劇節等品牌活動累計參與人次超2萬,學生自主運營的廣播電臺每周制作3期節目。足球隊連續三年蟬聯區聯賽冠軍,文學社成員作品多次在省級刊物發表。
寄宿制管理采用"導師+學長"雙軌制,每10名學生配備1名成長導師。每周固定開展師生座談會,建立個性化成長檔案。心理輔導中心配備3名專業咨詢師,開發了適應高中階段的12個主題心理課程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