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注意力發展直接影響學習效能與行為表現。專業康復機構采用國際認證的OT(作業治療)體系,通過結構化評估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以廣州地區某知名康復中心為例,其療程設置包含三個階段:
訓練階段 | 核心目標 | 課程形式 |
---|---|---|
基礎感知訓練 | 改善感官統合能力 | 觸覺箱探索/平衡板訓練 |
專注力強化 | 延長持續注意時長 | 視覺追蹤游戲/聽覺辨識任務 |
行為遷移 | 課堂知識應用轉化 | 情景模擬/角色扮演訓練 |
臺灣職能治療專家張邵霞教授領銜的顧問團隊,結合大陸兒童發展特點改良評估工具。16位督導定期開展個案研討,72位康復師均需完成600小時實操培訓。課程設計遵循三大原則:
標準課程設置為每周2-3次訓練,每次持續90分鐘。前30分鐘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中間45分鐘開展專項注意力任務,最后15分鐘完成行為記錄與反饋。課程特色體現在三個維度:
采用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的視覺追蹤系統,通過動態圖像捕捉技術記錄眼球運動軌跡。訓練任務包含顏色辨識、圖形匹配、序列記憶等12種模式,系統自動生成訓練報告。
應用正向行為支持技術,建立代幣獎勵系統。設置清晰的行為預期目標,通過即時反饋機制強化恰當行為。每節課記錄問題行為發生頻率,生成改善趨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