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區致遠北路的教育建筑群中,灰白色外墻的培僑信義學校格外醒目。作為深港教育融合示范校,該校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的校園內配置62間標準教室,其中30%為香港課程專用智慧教室。階梯式設計的教學樓內,每層均設有港式茶餐廳風格的休息區,這種空間設計在香港教師團隊中廣受好評。
在教學樓五層的課程展示區,電子屏幕實時更新著三類課程進度:藍色標識的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紅色標注的香港DSE課程以及綠色顯示的IGCSE國際課程。這種三色課程管理系統幫助教師精準把握教學節奏,學生可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在初中階段申請課程轉換。
教師辦公室的工位牌顯示,數學教研組12名教師中8人持有香港教師資格證。這種師資結構使得港式數學教育中的圖形題解題策略能夠系統化融入教學。在語言類課程中,外籍教師主要負責學術英語模塊,香港教師側重DSE應試技巧,內地教師則夯實語法基礎。
教師類型 | 占比 | 教學重點 |
香港教師 | 62% | DSE應試策略 |
內地教師 | 28% | 學科基礎構建 |
校園東南角的DSE模擬考場每周三下午開放,考場布置完全參照香港考評局標準。考場內的智能監考系統可實時分析考生答題節奏,生成個性化備考建議。藝術樓頂層的天文觀測臺,配備香港科技大學同款望遠鏡,地理課程中的天體物理模塊在此實地開展。
招生辦公室數據顯示,2023年報考學生中72%來自深圳本地家庭,28%為跨境學童。學費標準保持每年10萬元,包含校本課程教材費但不含住宿費。值得關注的是,選擇香港課程方向的學生中,89%的家庭有明確的海外升學規劃。